来源:承德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20-12-01 10:00:19 阅读量:426
“乡镇改革后,管理权限下放,提升了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,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廉政风险点,如果监督跟不上,不仅起不到服务群众的作用,还有可能出现侵害群众利益的情况。”平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针对乡镇改革后,审批、执法权下放,执法人员权力变大等实际,该市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强乡镇公权力的监督制约,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,保障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对照清单,实行靶向监督。各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权责清单,细化责任分解,对审批事项的内容、环节、审批人员和所需时间等进行动态监督,对综合执法等过程主动进行跟踪监督,加强对村级事务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过程监控。针对岗位职责、业务流程、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,深化廉政风险点查找和等级评定,实时动态防控,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做到监督全覆盖、无死角。
紧盯关键,强化监督检查。紧盯“关键少数”,关键岗位,围绕权力运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部位,重点健全党务、政务、村务和财务工作制度,加强“人、财、物、事”四权运行的规范、约束和监督。实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、述廉述则和定期谈话、任前廉政谈话、诫勉谈话等“一承两述三谈”制度,不断提高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频率和监督力度。推进人大监督、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,选齐配强乡镇、行政村纪委委员,形成乡镇、行政村联动的监督网络,畅通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,发挥舆论和互联网监督作用。
关口前移,推动责任落实。推动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贯通协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,促使“两个责任”相互协调,紧盯权力运行各个环节,在完善发现问题、纠正偏差、精准问责有效机制上形成合力。建立重要事项监管责任落实制度,督促相关机构落实管理责任,对接有关放权部门的指导和培训,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、用的好。同时,加强警示教育,加大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力度,使监督更加聚焦、精准有力。
此外,通过实施选拔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上挂锻炼、各乡镇间协作办案等方式,不断增强乡镇纪委执纪水平,更好地发挥监督执纪作用。截止10月底,全市乡镇纪委进行线索处置108个,立案49件,结案49件,党纪政务处分55人。
分享到:
©中共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37292号